五場定乾坤:NBA季后賽的短兵相接時代在NBA漫長的歷史長卷中,季后賽賽制曾經(jīng)歷過數(shù)次變革。上世紀50至60年代,首輪季后賽采用五場三勝制,這段歷史如今已成為老球迷茶余飯后的談
五場定乾坤:NBA季后賽的短兵相接時代
在NBA漫長的歷史長卷中,季后賽賽制曾經(jīng)歷過數(shù)次變革。上世紀50至60年代,首輪季后賽采用五場三勝制,這段歷史如今已成為老球迷茶余飯后的談資。五場制的季后賽猶如短兵相接的遭遇戰(zhàn),球隊沒有太多調(diào)整空間,任何一場失利都可能成為系列賽的轉(zhuǎn)折點。
這種賽制下爆冷的概率顯著增加。1969年凱爾特人對陣76人的東部半決賽,比爾·拉塞爾率領(lǐng)的綠衫軍在1-2落后情況下連扳兩場,最后一場比賽更是以1分險勝。五場制的季后賽要求球隊必須快速進入狀態(tài),像1973年尼克斯在首輪五場制系列賽中,威利斯·里德帶傷復(fù)出的場景至今令人動容。
隨著聯(lián)盟發(fā)展,1984年季后賽首輪改為七場四勝制,但五場制的緊張刺激仍留在歷史記憶中。那些在五場定勝負的季后賽中締造的傳奇,成為NBA歷史獨特的注腳,見證著籃球運動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歷程。